一直以為兒子是一個很內(nèi)向、不愛說話的孩子,但某天和兒子的一場撲克游戲改變了我的看法。兩人玩的是一種通常稱為“爭上游”的游戲,這是在中國老百姓中很流行的撲克牌玩法。它的規(guī)則是:在每次新開一局時,前一局的負(fù)者要向勝者上繳一張最好的牌,以示獎罰。有一局我輸了,正好我手上有一張大王,這可是最大的一張牌。想讓兒子開心一下,于是我說:“兒子,媽媽給你一張大王。”但兒子并不象想象中那樣開心。我問他為什么給他大王還不高興,兒子說:“我不想要大王,我想要一張小六?!痹瓉硭稚弦呀?jīng)有三張小六了,再多一張就可以湊成“四大金剛”了。
感慨:我們一直以為自己已經(jīng)給了他最好的東西了,沒想到他需要的不是這個。他有他自己的需要。于是再問兒子:“你是喜歡媽媽給你買電腦、游戲機(jī)呢,還是喜歡媽媽跟你聊天、關(guān)心你?”兒子沒有立即作選擇,卻說:“媽媽,你再說一遍剛才的話?!?
“為什么?”
“因為我想聽?!蹦翘欤蛢鹤恿牧俗阕闳齻€小時。
其實,這是我們通常易犯的錯誤。人們經(jīng)常會給孩子一堆高級的玩具,給戀人昂貴的鉆戒或項鏈,給父母補(bǔ)品或更直接的貨幣。然后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說:我已經(jīng)給了你最好的東西了,你還要怎樣?